为切实保障村民的饮食安全,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白塔畈镇凉井村以“统、广、细、暖”四字为着力点,全面、扎实地推进食品安全工作,为村民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守护村民“舌尖上的安全”。
突出“统”字抓部署。白塔畈镇凉井村每月定期召开村“两委”扩大会议、村民代表大会专题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4次;制定详细的食品安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进度、责任人员。构建三级责任体系,确定村第一书记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同时,组建食品安全工作小组,涵盖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对食品安全知识普及、食品经营户信息登记、隐患排查流程等内容进行统一培训6次,确保工作人员熟悉业务,为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突出“广”字抓宣传。通过村广播、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在村组微信群推送消息60条、张贴食品安全宣传海报8张、发放宣传手册1200份以及入户讲解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向村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在微信群分享食品安全科普文章25篇、曝光典型食品违法案例20起,联合镇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讲座12场,对村民关心的食品选购、储存、烹饪等问题进行现场讲解30次,面对面答疑40次,激发村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让食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突出“细”字抓排查。借助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全村的食品经营户、家庭聚餐场所、农村流动摊贩等进行细致梳理。全面排查食品经营户的证照持有情况、食品储存条件、食品保质期,家庭聚餐的食材采购渠道、加工卫生状况,以及流动摊贩的食品来源等问题,精准掌握每一个食品经营主体和每一次聚餐活动的详细信息。对于食品经营户的进货台账、销售记录等进行核查24次,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保障食品安全工作顺利推进。
突出“暖”字抓服务。积极引导食品经营户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证照申请、信息备案等操作,实现“数据多跑路,商家少跑腿”。针对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食品经营户和村民,村干部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他们了解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政策、指导完善食品经营的各项手续,耐心解答他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疑问46次;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困难群体,如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等,定期上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和知识普及10次,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村集体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关怀。
通过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白塔畈镇凉井村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切实维护了村民的饮食安全,为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袁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