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等13部门联合部署的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要求,6月30日至7月2日,皖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先后前往护河烈士陵园、当涂县档案馆等地,开展以“寻迹党史,筑梦爱国”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队员们怀揣炽热信仰,在红色足迹中感悟初心使命,于历史回响里汲取爱国力量。
图 一 护河烈士陵园前合影
一、 追寻先烈足迹,感悟家国情怀
6月30日上午,实践团队首站抵达当涂县护河烈士陵园。在庄严的氛围中,师生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肃立默哀并鞠躬致敬,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团队成员认真聆听了杨锴主任和吴慧慧老师对陵园及英烈事迹的详实讲解,共同追忆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在退伍军人孙晓乐的引领下,大家重温革命历程,深刻感悟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崇高信仰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爱国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激荡澎湃。
图 二 向护河烈士纪念碑敬礼
二、探访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
7月1日,恰逢党的生日,团队转至当涂县档案馆。在档案馆讲解员的专业引导下,成员们详细了解了当涂地区的光辉革命历史。珍贵的史料文献、图片影像与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生动再现了当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团队成员不时驻足、仔细记录,并与讲解员积极互动交流,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艰辛与辉煌有了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认识。
图 三 讲解员介绍抗美援朝老兵何其芬
图 四 当涂档案馆馆训
图 五 当涂档案馆基地挂牌
三、汲取思想伟力,感悟光辉历程
参观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锴主任为团队成员带来一场题为《赓续百年征程,启迪思想伟力——党的历史发展阶段解读》的专题党课。杨主任系统梳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发展的宏大历史脉络,深刻阐释了蕴含其中的宝贵经验和精神实质,为青年学子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激发了大家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图 六 杨主任进行爱国主义宣讲
四、聆听军人故事,致敬责任担当
党课结束后,团队特别采访了退伍军人孙晓乐。他用朴素真挚的语言,分享了他的军旅生涯和参军感悟。他讲述了自己在部队中如何克服困难,锻炼意志,为保家卫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也让大家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勇于担当,积极进取。
图 七 采访退伍返校军人
五、唱响爱国心声,深化馆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