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戏韵宜城丹心金寨文脉传承实践小分队:探寻皖地文脉,传承文化基因
2025年7月13日至27日,滁州学院“赴戏韵宜城丹心金寨文脉传承实践小分队”在陶雨萍、云霄英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15天的文化调研活动。团队以“戏韵宜城寻文脉,丹心筑梦;中华文化探精髓,团帜领航”为主题,走访安庆市和六安市金寨县多地,深入探寻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
7月13日,滁州学院“赴戏韵宜城丹心金寨文脉传承实践小分队”的队员集结出发。这支跨学院、跨专业的团队,成员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和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带着对文化传承的热忱与使命,奔赴安庆、六安两地。团队旗帜上的“文脉传承”四字,彰显着他们探寻皖地文化根脉的决心,开启了这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文化之旅。
7月14至16日,实践团队首站来到安庆潜山市孔雀东南飞景区。漫步于复原的汉代村落,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歌。通过与景区讲解员深入交流,队员们了解到景区如何将这一中国古代民间叙事诗转化为实景演出、场景复原等丰富的游览体验。大家认真记录景区在平衡历史考据与艺术演绎方面的做法,为后续研究传统文化IP的现代转化积累了珍贵素材。
7月17至21日,团队走进安庆黄梅戏博物馆。馆内珍藏的戏服、剧本、老唱片等文物,系统展现了黄梅戏从田间小调走向舞台艺术的演变历程。队员们观看了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表演,《天仙配》选段的婉转唱腔令人沉醉。在与传承人交流中,大家得知年轻观众流失、创新不足是黄梅戏传承面临的主要挑战。队员们结合专业所长,提出了“短视频传播+校园兴趣课程”的创新推广思路,得到传承人认可。
7月22至24日,团队抵达六安市金寨县,“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的石碑格外醒目。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红色记忆,队员们提前规划调研路线,走访当地居民,收集红军后代传承红色家风的故事。在与当地居民的交谈中,大家深切体会到金寨精神跨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为后续深入红色文化调研奠定了情感基础。
7月25日至27日,队员们重点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和洪学智将军纪念馆。泛黄的战地日记、锈迹斑斑的武器、59位开国将军的事迹墙,无声诉说着革命岁月的艰辛与辉煌。在“十万英烈名录”前,队员们驻足默哀,深刻理解了“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金寨精神内涵。通过与馆内工作人员交流,团队详细了解了文物保护、红色故事宣讲等方面的举措,为分析红色文化传承模式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累计完成300余份问卷、50余人次访谈,形成了丰富的调研成果。从安庆的戏曲悠扬到金寨的红魂激荡,队员们用脚步丈量文脉,以青春之力助力文化传承,为皖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贡献了青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