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意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日,凉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措并举开展防溺水工作,全力织密防溺水“安全网”,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统筹部署强责任,织密水域“防控网”。汛期来临,凉井村密切关注季节、气温、天气变化,时刻警钟自鸣,提前做好“防溺水”工作准备。立足“预防为主、联防联控、源头治理”工作方针,多次召开有关会议,部署强调防溺水工作,按照包保片区压实村“两委”干部责任,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各河段、水域责任人,形成“村—组—户”三级联防联控机制,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无盲区。同时建立农村儿童动态管理台账,实行村干部“一对一”包保制度,每月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宣传教育全覆盖,构建防溺水“意识网”。凉井村坚持“宣传先行、教育在前”理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利用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和安全提示,提醒村民尤其是青少年要远离危险水域,不私自下水游泳。在村内人员密集场所、学校周边等地张贴防溺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营造了浓厚的防溺水宣传氛围。同时入户农村儿童家中,与孩子们及其监护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宣传,耐心讲解防溺水知识,叮嘱孩子们要远离危险水域,并嘱咐监护人要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的日常监管和教育,从源头筑牢防溺水的家庭保护屏障。
设施排查夯基础,筑牢水域“防护网”。凉井村组织志愿者和网格员对村域内河道、沟渠、池塘等水域开展常态化“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水域周边的安全警示牌、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等防溺水设施是否完备、是否牢固、是否能正常使用。对发现的破损或缺失的设施及时进行更换和补充,精准掌握辖区内水域的安全状况,填写重点隐患排查表,并在危险水域重点区域增设警示标识,标注包保人及救援电话。同时,通过“定点值守+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并劝阻未成年人不要靠近危险水域,确保隐患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溺水警钟时常鸣,安全教育记心中。下一步,凉井村将持续紧抓防溺水工作不放松,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把各项防范工作做实做到位,以实际行动守护村民的生命安全。(邢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