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精心实施2025年30项民生实事,白塔畈镇凉井村聚焦群众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领、促、教、送、兴”为路径,全方位推进民生工程实施,让民生福祉精准抵达群众身边。
干部示范带头“领”。把30项民生实事推进作为基层治理重要抓手,纳入村级重点工作清单,结合每周工作例会、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专题研讨民生工程推进方案。发挥党员干部先锋作用,带头包联民生项目,深度钻研工程政策要求,利用村广播、微信群、公示栏等,及时发布工程进度、惠民亮点,确保政策清晰、推进有序,让民生工程成为干群齐心的“连心桥”。
搭建阵地现场“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组织志愿者在村文化广场、集体村庄等阵地,开展“民生工程大家谈”活动。围绕教育、医疗、就业、养老、出行等工程,用“土话家常”解读政策、回应疑问,收集群众反馈。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现场宣传活动36场次,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让民生工程“听得懂、能参与、愿支持”。
融入课堂互动“教”。联合村小学、“光慈”青年志愿者,开展“民生工程进校园”活动。制作民生工程科普短视频、漫画手册,通过入户宣讲,向青少年学生讲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健康口腔行动等关联工程,引导他们了解身边民生变化,再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关注、支持民生工程,扩大政策知晓面。
走村入户上门“送”。组建“民生服务小队”,开展“民生工程进家庭”走访。深入低保户、孤寡老人、返乡群众家中,上门办理社保认证、讲解危房改造补贴、宣传就业培训信息,把民生服务送到“家门口”,把群众需求带回“工作台”,让30项民生实事精准对接“急难愁盼”。
凝心聚力文化“兴”。发挥村文艺骨干作用,编排民生工程主题快板、小品、三句半,依托“我们的节日”“四季村晚”等开展文艺展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民生工程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变化,如“道路宽了、水质清了、就业多了”,让民生温度在文化浸润中传递,凝聚乡村振兴新合力。(袁玉琦)